K8(凯发中国)官方网站

Compati-K8凯发官方网站
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Compati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24 21:15 点击量:

  灵山县一家农村养老院,一位老人在书画室练习书法。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何明华/摄

  “唱山歌哩,这边唱来那边和”7月20日上午,嘹亮的歌声从钦州市灵山县沙坪镇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传出,老人们手上打着节拍,脸上洋溢着笑容。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截至2024年底,广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1万,其中农村老年人超过540万。近年来,广西着力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断健全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活动室、干净整洁的日间照料室、功能齐全的休闲健康娱乐中心记者走进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日间照料室、长者饭堂、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个由闲置五保村改造的村级普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全村574名老人的“快乐驿站”。

  “以前总是在村里闲逛打发时间,如今家门口就能参加文体活动,享受便民服务。”73岁的村民黄昌禄边测血压边说。

  服务中心负责人黄庭梅介绍,该中心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同时,还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入户探访关爱服务,让老人们体验到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温暖。

  针对五保村闲置多的问题,我区按照“留用一批、改造一批、转型一批、移交一批”的思路开展整治,目前已完成维修改造496个、转型发展616个、优化移交4001个,统一配备一台电视、一套厨具等“十个一”基本生活设施。

  不离乡土,不离乡邻,在家养老是不少农村老年人的期盼。广西打出政策组合拳,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高位推进。自治区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农村养老兜底、养老设施等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计划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定完善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10多项政策。

  完善设施。广西累计投入10多亿元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建成县级养老机构104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610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4000多个。

  改革试点。遴选6个县(市),分别围绕失能集中照护、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互助性养老、党建引领农村养老、三级体系建设、养老机构公建公营等6个领域进行改革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资金支持。5年来共发放机构建设、运营等补贴5307万元,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我的柴米油盐都是小廖负责采购,养老认证也是他帮忙办理。”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木堂村84岁的覃日秀,对互助服务连连称赞。她的孩子都在外务工,木堂村志愿服务队成员廖彦松主动包揽了老人的跑腿活,还时常为她烧制可口饭菜。

  “木堂村组织村民与高龄、失能老年人开展互助服务,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难题。”来宾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发挥浓厚的孝老文化,在30多个村(镇)开展并推广农村互助养老。

  我区充分发挥“近邻”和“熟人”优势,创新开展睦邻互助模式,利用村(社区)平台汇聚各种资源建设养老互助点,开展短期托养、老年助餐、上门服务、友好互助等服务。

  南宁市马山县推行以1个县级养老机构为中心、6个乡镇敬老院为依托、N个村屯养老互助点为触角的“1+6+N”模式,构筑三级养老服务融合供给体系,形成集约高效的城乡互助照护网。

  桂林市灵川县按照有固定场地、有活动设备等“八有”标准,完善458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依托村委会、老年协会运营,提供日间照料、老年助餐服务。

  “睦邻互助模式,为农村空巢之困提供充满人情味的解法,也切合了老年人居住分散、不愿离家的实际。”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科吉介绍。

  “这里环境好,有老伙伴聊天,还有专业护工照顾,住得安心!”入住灵山县旧州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利世友说。

  “我们积极探索镇级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与旧州镇卫生院合作在中心增设医疗服务点,为机构内外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护理等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还与灵山县社会福利院合作打通就医通道,保证院内老人能享受到日常医疗服务。

  陈科吉表示,广西各地探索出以县级机构为支撑的辐射联动模式、以村(社区)为平台的睦邻互助模式等多种农村养老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以前趁赶圩到街上理发,后来年纪大了就自己乱剪。现在好了,有人帮忙理发了!”近日,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云峰村梁八屯84岁的黄菊梅,在家中享受到了“春暖服务”志愿者的理发、打扫和陪伴服务。

  “这让城乡高龄老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养老服务。”柳城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开展“探访关爱+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县级机构带动乡镇和村级养老服务站点,设立助洁、助餐、助医等8类需求清单,培养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分片落实照护责任。

  中午时分,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高岭村的爱心食堂内菜香四溢。老人只需在智能终端机前“刷脸”,即可登记用餐。

  “高岭村的数智助餐模式为农村解决老年群体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贵港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市创新“慈善+产业”模式,让农村老人吃上暖心饭、实惠餐。

  养老服务工作,城市是重点、农村是难点。近年来,我区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下沉农村。

  在自治区层面,建立农村困难老年人月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每年探访独居、空巢、留守、失能等老年人近300万人次。各地坚持因地制宜,推出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农村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

  桂林市在灵川县等4个县域农村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将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引入农村,为居家老人提供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按“一户一策”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024年以来惠及3000名老人,为6422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2.3万人次。

  玉林北流市探索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居家上门服务,积极推出助餐、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等服务项目,推动优质公办医养资源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让更多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村,幸福享晚年。(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何明华 通讯员 安忠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k8凯发官网入口

标签: 2024专业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