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官方网站

K8·凯发科技:亚马逊年销百万美金卖家四年多了4万家-K8凯发官方网站
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K8·凯发科技:亚马逊年销百万美金卖家四年多了4万家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30 21:24 点击量:

  对于中国出海卖家来说,亚马逊可以说是绕不开的一个选项。因此,关于这一平台的任何新趋势往往都会牵动着众多跨境卖家的心。

  数据显示,尽管整个市场增长趋于放缓,但亚马逊上营收突破百万美元的卖家数量却逆势增长,数量几乎翻倍。

  根据Marketplace Pulse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针对亚马逊全球各市场卖家收入分布的分析报告,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卖家数量已从2021年的6万家增长到如今的超过10万家。

  更引人注目的是:如今在单一亚马逊市场上年销售额达到或超过1亿美元的卖家已超过230家,而四年前仅有约50家。

  然而,这一增长却是发生在活跃卖家总量下降10%的背景下——平台卖家数量从300万峰值缩减至270万左右。

  这些数据表明,市场幂律定律(Marketplaces Power Law)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严重了——在美国,仅占卖家总数2%的头部卖家贡献了平台总收入的50%以上。

  当然,卖家数量减少的同时也意味着剩下的卖家们能够分配到更多流量。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每位卖家平均获得的流量提升了31%

  当许多人哀叹“亚马逊越来越难做”时,留下的玩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31%的流量增长分摊到更少卖家身上,k8凯发官网入口头部玩家攫取着超比例红利。

  随着实力较弱的卖家因日益严峻的挑战而退出(这些挑战包括亚马逊不断上涨的平台费用、持续存在的关税不确定性以及持续的利润压力),那些成功适应的卖家反而收获了不成比例的回报。

  一名资深卖家分析,相比中小卖家,k8凯发官网入口头部卖家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能够享有更多优势。

  首先是广告成本。亚马逊广告单次点击成本(CPC)在2025年Prime Day期间激增。而头部卖家却能凭借品牌效应和广告预算,将新增流量转化为私有资产。

  另一方面,德国EPR注册、法国反塑料包装税、美国伊利诺伊州生物识别法案(BIPA)等合规成本,让中小卖家的运营成本负担更加沉重,但年销千万级卖家可通过规模化分摊成本。

  更重要的是,当下跨平台截流冲击严重,Temu的“90天超长促销”与TikTok Shop提前两周启动大促,稀释了Prime Day流量。

  Jungle Scout数据显示,41%消费者会同时打开3个以上比价平台,亚马逊独占性被瓦解。

  “这不再是草根创业的沃土,而是专业资本的基础设施。” 前亚马逊全球开店负责人指出,“当平台拿走卖家50%收入(15%佣金+20%FBA费+15%广告费),只有顶级玩家能承受这种‘亚马逊税’。”

  在目前的亚马逊生态中,中国卖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和真正的头部卖家比较后却发现,大部分中国卖家仍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

  Marketplace Pulse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年销售额百万美元阵营中,中国卖家以57%的占比成为美国站主力军,显著高于美国卖家的39%。这一数字印证了中国供应链与运营效率的碾压性优势。

  然而在年营收突破1亿美元的顶级俱乐部中,美国站的146家超级卖家中仅有22家来自中国,美国企业仍以117家占据绝对主导。

  以充电器巨头奥海科技为例,其在100W氮化镓赛道技术领先,且定价相较头部品牌安克更低。但不管是从财报角度,还是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看,其都远远落后于后者。

  “消费者为Anker支付的是品牌安全感,而非充电速度。”行业分析师指出。

  此外,中国卖家虽然在厨具、电子产品等品类能够凭借性价比快速起量,但在高附加值领域仍难突破。

  反观美国本土品牌,头部宠物品牌Chewy通过订阅制绑定用户,实现了超高复购率;健身器材商Peloton构建“硬件+课程”生态,客单价突破2000美元。它们这种和用户绑定的模式是中国卖家最需要学习的玩法。

  对比之下,大多数中国卖家仍困在“货架思维”中——某头部工具商年销千万美元,但会员复购率不足12%。

  另一方面,2024年美国《消费者告知法案》要求卖家验证银行账户、税号等信息,中国卖家平均审核耗时47天,而美国本土卖家仅需3天左右。某家居品牌因审核期断货,直接损失价值280万美元订单。

  针对这一现状,一名年销千万级别的深圳卖家一语直击要害:“没有品牌忠诚度的规模,就好像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来便轻易瓦解。”

  某国产无人机品牌初入美国时,纵然产品技术领先,却因品牌定位模糊陷入“高客单低复购”困局;而环保家具工厂即便手握优质钢木产品,在欧美市场也因缺乏“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故事包装,沦为隐形的代工者。

  不过,差距亦是觉醒的催化剂。一批嗅觉敏锐的中国卖家正撕下“贴牌商”标签,以产品创新为矛、本土化运营为盾、全域品牌建设为铠甲,向1%的壁垒发起冲锋。

  在扫地机器人赛道,石头科技绝对算得上是头部卖家之一,其以激光雷达导航专利突破技术封锁,旗舰款产品在亚马逊长期保持在BS榜前列。

  根据其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末,石头科技拥有256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1043名,占员工总数比例为40.74%。2024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41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98项。

  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称,2024年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斩获全球销量和销售额双第一,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0.7%,是全球前三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瑜伽服品牌CRZ YOGA ,通过将海洋回收塑料制成再生纤维面料,成功抓住了海外环保消费者的心。

  资料显示,CRZ YOGA属于广州千洛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该公司是一家研产销一体化的B2C互联网电商企业,产品线涵盖瑜伽运动服饰、日常内衣、大码内衣、泳衣及家居服等。

  营销方面,TikTok是CRZ YOGA的重点传播渠道。通过和大量TikTok博主合作推广,其品牌效应在海外市场迅速打响。

  Similarweb数据显示,6月份CRZ YOGA独立站的流量超过22.4万,其中超过95%来自美国,足见其在美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如果说这些品牌有哪些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在加强品牌的概念,并通过多渠道运营来降低对亚马逊平台的依赖。

  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已经完美验证了他们的策略:虽说中国卖家能够凭借供应链效率拿下57%的腰部江山,但冲击金字塔尖却需要他们从“卖家”蜕变为“品牌”。

标签: 2024专业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