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时不用再忍受刺鼻的油烟和异味,而是享受到清新的空气,清洁时不再费时费力,早餐硬菜都轻松hold住……现在,这些设想都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在3月14日启幕的2024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4)上,华帝再次秀出“净”实力,重磅发布了带厨房空气管理系统的新一代集成烹饪中心“净³”系列,以及多款业内首创的“净洁”技术和产品,如搭载“双子变距全域洗”的巨能洗洗碗机JWB19-B8、“大容积双芯过滤”的集成净饮中心A500等,旨在为消费者创造“净爽”烹饪新生活。
华帝产品管理中心总监姚永表示:“回到消费者对厨房的终极需求来看,中国厨房的尽头一定是净洁。华帝的目标是将厨房打造成秀场和心灵治愈场,在功能价值之上,为用户创造更多情绪价值,为他们提供更高维度的解决方案。”
随着高速增长期的结束,厨电行业迎来新周期,红海竞争进一步升温。奥维云网(AVC)在报告中指出,当下行业呈现K型分化,高端市场的含金量高但需求有限,中低端市场异常之“卷”但规模大。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但在现阶段,厨电行业依然未能摆脱“同质化”的泥潭,出现了无视用户需求的盲目“堆料”,产品主义的淡薄,最终导致产品功能堆砌,无法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等怪像。在3月12日召开的华帝2024年高端生态峰会上,华帝董事长兼总裁潘叶江分享了他对中国厨电产业的“第三种思考”,强调回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解决消费者的真实痛点,为消费者提供重度垂直的差异化价值。这是产业转型变革的必经之路。
多方研报均显示,主流消费者(25~45岁)的厨房需求不止于净烟。在追求时尚,重视健康的年轻消费者心中,“清洁”这个难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央视等权威媒体都多次报道过厨房油烟对呼吸健康巨大的潜在危害。
姚永表示,“在厨房环境中,呼吸健康和皮肤健康是两个最显性的问题。厨房空气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人们关注已经很久,但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都只能解决看得见的问题,对看不见的问题,如PM2.5等,还存在‘空白地带’。”
他进一步介绍,正是基于这一关键洞察,华帝聚焦“好清洁”,以“白科技”和“净时尚”为核心价值基点,勇闯“无人区”,构造净洁厨房的“三重净界”(产品之净、空间之净、感官之净)。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线上集成烹饪中心-灶蒸烤部分零售额同比增长139.6%;线下集成烹饪中心-灶蒸烤部分零售额同比增长22.6%。目前这条新兴赛道上已形成了方太、华帝领跑的“2+N”格局。作为集成烹饪中心两大专业品牌之一,这次AWE开幕首日,华帝和它带来的全新一代集成烹饪中心“净³”系列成功刷新了大家对这一品类的认知。
新亮相的华帝“净³”集成烹饪中心,与大家熟悉的集成烹饪中心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净³”不止是烹饪时得心应手的工具,更是一个具备厨房空气管理功能的解决方案,既满足集成化的烹饪需求,同时让厨房空气更加洁净、健康。
据介绍,华帝“净³”集成烹饪中心包含华帝新氧超薄烟机6210HS和灶蒸烤QX01。为解决厨房PM2.5带来的健康隐患,华帝新氧超薄烟机搭载有全新空气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检测PM2.5,更能主动净化空气,能够针对PM2.5浓度自动调节档位,当PM2.5超标时,自动开启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并注入新鲜空气,有效降低长时间烹饪带来的吸入性伤害。“净烟,更净空气”,这一创新理念颠覆了行业对烟机研发的新趋势。
这款烟机也是行业首款集成了一体新风主机的烟机产品,新风主机的风量260m³/h,最大静压210Pa,空气过滤等级达到H11,保证用户在厨房忙碌时能时刻呼吸新鲜空气。
同时在吸力方面,华帝新氧超薄烟机6210HS搭载了30m³/min的巅峰大吸力,拥有1300Pa的最高静压,对安装楼层没要求;在拢烟方面,翻板开合50°,确保拢烟面积提升79%,采用双锅直吸,提升烹饪效率;在颜值方面,机身薄度再进化,仅有12mm,灵动双层玻璃设计,靓丽时尚。针对烟机内部的清洁难题,华帝研发了新一代冲浪蒸水洗技术,保持烟机内芯洁净,吸力长久强劲。
“净³”的灶蒸烤集成模块采用了分腔设计,左侧是速蒸小腔,右边是全能大腔,有空气炸、多种模式的焙烤、营养炖等多种烹饪功能。不同于传统的“左蒸右烤”,这种新的功能集成设计给了“厨神”们更多选择,烹饪也更高效。自清洁技术也再度升级,内胆的清洁问题也被很好地解决。
包括“净³”在内,现场发布的4款华帝新品使用了统一的设计语言,简练、时尚,嵌于厨房空间,呈现出令人放松、惬意的美感。姚永介绍,目前华帝拥有372项“好清洁”专利技术,体现在产品运行时静音、擦洗时一擦即净,以及内部核心元件的多种自清洁技术。
通过华帝“净³”集成烹饪中心等新品,不难看出,华帝已不再是厨电产品的设备商,而是满足“健康”“净洁”需求和情绪价值的“全净界”厨房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在提升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在加速其高端化进程,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科文)
甜蜜的科学:吃糖也有大学问! —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马晓伟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k8凯发官网入口